怕花的女孩
是什么扼杀了我的爱欲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怕花的女孩

本版文字 记者 李皖婷
 

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无法排解的心理难题,欢迎拨打热线向我们倾诉,我们将为您找寻最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解答,帮助您早日打开心结,拥抱美好的生活。您可以通过QQ:2574691637和电子邮箱:imwanting@163.com 联系我们。

倾诉人:小叶 13岁 学生

我的父母是郊区的农民。我很奇怪,我妈妈本人自幼就怕棉花,不敢碰棉花,还怕别人把棉花扔到她身上,甚至见到别人拿棉花也紧张得惊慌、出汗,必须躲得远远的。每年深秋棉花收获时,她就惊恐万状,从来不敢下地帮助大人摘棉花。有一次家里人把收回的棉桃堆在院中,吓得她跑到她姥姥家住了好几天,直到家里的棉桃处理完了才敢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棉花的恐惧慢慢减轻,逐渐消失了。

我七个月时,妈妈带我去亲戚家参加婚礼,刚进新房,院里就响起了鞭炮声,一只小花猫蹿上桌子,把插着花的花瓶碰倒并摔到地上。大人们告诉我,当时我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大哭起来。十个月时,奶奶抱我在院子里玩,一走近院里种的牡丹花我就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行,抱我离开花就不哭了。一岁时,又带我去串门,大人发现我一看见别人家床单上的花卉图案和花瓶里插的花就放声大哭。家里人这才意识到我怕花,但并未引起重视,认为我怕花与我母亲怕棉花一样,长大会好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花的惧怕程度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重了。

四岁时,我和村里的一群孩子跟在出殡的队伍后面看热闹,当我发现棺材上的大白花和人们佩戴的小白花时,立刻转身没命地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已经面无血色了。奶奶焦急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惊恐异常地答道:“花追我来了!花张着嘴追我来了!”逗得全家人哄然大笑。

六岁时,我上了学前班,刚一去就赶上欢度国庆节,排演文艺节目。班上女同学的节目是手持纸花跳舞,这下可触犯了我的忌讳,说什么也不肯参加排演。

以后渐渐发展到只要是花我就害怕,无论是布上、纸上的花卉图案,还是纸花、塑料花、鲜花,我都怕得不得了。

上学路上,为了躲开那些“可怕”的鲜花,我竟不得不绕道走未种花的僻路。时间一长,同学们都知道我怕花,常跟我开玩笑,故意往我身上扔花,吓得我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上课时我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要东张西望,唯恐窗外有人把花扔进来掉在我身上。在我的心里,花是那么可怕,使得我生活不宁,成绩下降。

点评:  求助者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对各种各样的花恐惧,从心理学上归类,应属于“单纯性恐惧症”,即对某些特殊物体、情境或活动的害怕,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1、动物恐怖:害怕蜘蛛、昆虫、老鼠等。2、自然环境恐怖:害怕雷电、登高、临水等。3、血-伤害-注射恐怖:害怕看到流血、暴露的伤口和接受注射。4、其他特殊恐怖:如害怕引起窒息、呕吐或疾病的场所;害怕在公共厕所排尿;害怕出门找不到厕所,会把粪便排在身上等。

小叶的表现是害怕与某种物体接触,担心接触后会产生不好的后果,自己虽知不合理,但仍无法控制恐惧,因此而焦虑,并采取回避行为。其起病于儿童。

求助者恐惧的是花,此种物体的恐惧并不常见,可能与其母亲自幼怕花有一定关系,当然并不是直接的遗传,而是母亲对花的恐惧耳濡目染会影响孩子,并在其成长中不断显现。此外很多父母亲曾经有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又出现,往往很难引起家人的关注,认为会像自己一样,长大就好了,往往因此而忽视孩子的感受,无形中加重了症状。

对于此问题的治疗其母亲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反复接触,习惯就好了,其实这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的精髓。在周围人的支持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努力,还是有希望治愈的。当然如果自己尝试后效果不好,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助。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