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藉涵融 弘达悠远
在线品鉴
奇石不可人为打磨
魏兴无、魏嵬父子绍兴办画展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蕴藉涵融 弘达悠远
周国亮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
周玉冰
周国亮篆刻
 

周国亮先生在古邑桐城潜心书艺、篆刻三十余年,沐浴着桐城先贤道德文章的遗泽,以宁静之心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圈内熟悉他的人都十分推崇,誉他将是桐城的另一个文化符号。

周国亮偌大的工作室与六尺巷为邻,与老宰相府隔墙而望。父子宰相及一位位桐城派文化巨擘们的道德文章,给他无限的艺术才情。他在这样的氛围里追慕先贤,潜心艺术。

他与老宰相府是有缘的。父亲本是淮北人,抗美援朝负伤回国后在桐城工作。周国亮就出生在老宰相府,幼时的他不一定清楚宰相的含义,但这里的气息感染、熏陶着他。初中时,二哥从淮北带来刻刀,他便刻起来,逮到什么刻什么。后来拜当地名家盛平安为师。老师拿出明末古印谱,让他双勾摹下,这培养了他细致的观察力,准确的表达能力。不过,他也庆幸自己没受明印花哨形式所影响,而是上溯秦汉,追求质朴率真、雄肆峻畅的艺术风貌。这也可能与其先天的气质、秉性以及与时代的背景都有关联。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周国亮也几乎在学习篆刻的同时研习书法,初中时开始临摹柳公权、王羲之帖子。高中时班主任毛伯舟老师书法、古文功底深厚,这给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国亮拜著名书法家马东升为师,进行技法强化训练,每天要写完一两刀毛边纸。在一个相对纯净的年代里,他以对艺术的无比虔诚之心完成了系统的训练。这时的他风华正茂,也以一种雄健心态参加系列国展,1991年起,作品入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评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全国书法第二届行草大展等等。几年时间里,在书法、篆刻上他斩获国展(奖)9次。

天道酬勤,正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周国亮技艺精进,进而是技进乎道。篆、隶、行、楷、草各种书体皆精,取法高古,不染时风。每种书体他都有追求一个方向,但都深深地融投了自己的个性、品质、道德、学养,以端正质朴为尚。楷书中唐面碑底兼及二王,古雅率真。草书恣肆凝重,浸透古贤遗风。隶篆深得金石文字之妙。篆刻也是如此,其作品以秦汉印风为主,而能兼及明清各种流派,为后来他的《印谱》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一个文化人生活在桐城是幸事,他能保持一颗永久平和之心。周国亮就是这样的,在家乡先贤清真雅正的道德文章观照下,他始终以一个小学生的心态审视自己,如饥似渴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学术问题,攀登一座又一座学术高峰。在无比崇仰的心境下,他以篆刻的形式继承和弘扬先贤们的文化精髓,出版了《桐城派四祖词林印谱》等书籍。同时,桐城玉器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他刻制玉印提供了一个契机。他对汉人玉印达到的艺术高度赞叹不已、心追手摹,在近十年之内达到了一个高度,海上书印大家孙慰祖先生称之为“刀笔皆好,殊为难得”!

周国亮很少关注身外喧嚣,每天徜徉于书山墨海之中,以学养艺,追求真性真趣。笔者曾与他交流创作心得,他感觉自己处于“蕴藉涵融,渐入佳境”的状态。其实,他甘受书斋寂寞,以皓首穷经的勤奋上下求索,笔墨精致幽微而又淋漓酣畅,已经进入弘达悠远的艺术高度。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