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建议
收入翻番 城乡一体
3上一篇 2013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收入翻番 城乡一体

本版稿件 沈娟娟 俞宝强 李皖婷 祝亮 王玉 赵莉/文
 

昨日,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李斌作《政府工作报告》,仅26页的报告中,收入、医保、空气、教育……这些民生话题都是关键词。就报告中的亮点,记者昨日邀请省内部分专家深入剖析,第一时间为读者解读今年及今后五年安徽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生产总值

既“量变”也“质变”

报告摘要:今后五年,生产总值比2012年翻一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

安徽大学金融学教授徐亚平:生产总值比2012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应该是能实现的,但并不很轻松。按照经济增长来说,一方面,安徽是中部欠发达省份,不达到一定的量就没有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模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有一定的质。

单独达到量不困难,达到量的同时还要达到质并不轻松,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等。这就要求,安徽的生产总值在今后五年既要“量变”也要“质变”。未来中国包括安徽的增长要关注地区平衡和县域经济发展,这或许也是未来安徽发展的潜力。

人均收入

农民腰包会鼓得更快

报告摘要:今后五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到2020年,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安徽省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程必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五年翻一番,不等同于居民收入同比增长,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不尽相同。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在今后五年,农民收入还会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得快,这是一个集中发展的愿望。

特别是通过美好乡村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农村的发展速度也会比城市快。

城乡一体化

农民跟市民“零差距”享受社会保障

报告摘要:今后五年,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县城,把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安徽省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程必定:据初步估算,我省大约有800万农民在省外、400万农民在本省就业,如果这1200万农民进入城市,会促进城市消费能力的提升,让城市更加繁荣,也会让进入城市的农民更加“市民化”。

进入城市后,农民和市民的差距被消除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跟市民享受同等的就业、工资、入学、医疗、养老、购房等待遇,到时候,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可以基本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社保体系

流动人口不用“回笼”看病

报告摘要:2013年,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基本医保省内异地结算,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基本医保省内异地结算,这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也是涉及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

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调查,社会流动性也越来越大,比如农村向城市流动,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收入低的向收入高的流动,这种流动性更需要异地结算的实现,特别是在外地的人,可以不用“回笼”看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负担。

实体经济

金融要更“给力”实体经济

报告摘要:今后五年,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大学金融学教授徐亚平:发展实体经济,金融要更给力,这点对于安徽来说更重要,因为安徽还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下一步,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地区平衡和县域经济,很需要实体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是看谁能把握这种技术,谁能走在前面,但传统产业并不是说一定就没有市场,要靠先进技术改造和升级自己。

民营经济

市民就业担子会轻一些

报告摘要:2013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强有力支持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项目贴息和融资担保,强化工作推进和绩效考核,迅速掀起民企招商潮,激发全民创业潮,推动徽商“凤还巢”。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力量,激发全民创业潮,这意味着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扩大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市民的就业压力,为市民的就业搭建更多的平台。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