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鲁迅作品《风筝》“飞”走了!
2013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近三分之一课文调整
最后一篇鲁迅作品《风筝》“飞”走了!
语文老师大呼“遗憾”:鲁迅文章深刻犀利,应该保留一至两篇
记者 桑红青
 

“没想到今年语文教材科目变化这么大!”“新增加的9篇文章确实更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最后一篇鲁迅的文章也被删除了,真是遗憾啊!”……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省城部分中小学教师昨天开始已经陆续领到了新课标,令不少七年级语文教师感到“意外”的是,新课本有近三分之一的课文进行了调整,包括鲁迅《风筝》在内的9篇文章被调换,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的《风雨》等9篇文章。

遗憾:最后一篇鲁迅作品《风筝》“飞”走了!

一大批名家的经典作品被删除,调整幅度这么大确实有点令人出乎意料。连日来,记者在部分初中学校采访时,谈到今年语文七年级教材调整,很多老师都有话说。据悉,今年新修订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有9篇文章被替换,蒲松龄、郭沫若、流沙河等古今中外不少名家的9篇经典作品被删除,代之以魏巍、贾平凹、吴承恩以及丘吉尔等名人的9篇文章。

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鲁迅的《风筝》也被删了,不少语文老师表示,鲁迅的《风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的最后一篇文章了,此次被删掉后并未更换鲁迅的其他经典文章,作为中国文坛的一位大师,鲁迅文章首次在初中课本全面“撤退”,确实比较遗憾。近日,也有网友在互联网上表达心中的无奈:最后一篇鲁迅作品《风筝》也从初中课本上“飞”走了!

解读:新增的文章更贴近初中生生活

对于七年级语文课文内容调整,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合肥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王金娥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鲁迅的作品《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而且作者“悲哀”心境让一名十二三岁的孩子很难正确地把握和理解。与此相同的是,张晓风的《行道树》也被删掉,王金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老师都反映这篇文章的主旨有点“偏”,因为该篇文章强调牺牲、奉献、忠于职守、坚守岗位,而这些内容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也很难想象让一个七年级学生天天想着“牺牲”、想着“奉献”。

对照此次被删除和新增的共18篇文章,王金娥表示,此次文章调整最大的亮点还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把一些脱离学生学习、生活的文章删掉了,新增的文章更有故事性、趣味性,而且和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比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以前曾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后来调整中消失,这次又因适合“学习生活”的单元要求,再次回归。

观点: 鲁迅文章不该全部删除

对于鲁迅的文章是否应该保留,王金娥表示,由于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平时不少语文老师在讲课时深入分析令学生感觉太深奥、抽象,而且文章背后还有很深的政治寓意,当前十几岁的初中生缺少生活阅历,又不了解时代背景,学习理解鲁迅的文章确实比较吃力。

没有了鲁迅,学生们如何去找寻“犀利”和“投枪”?对此,合肥48中政教处主任、合肥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李雅俊表示,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章的选取只是一个载体,但鲁迅作为中国文坛巨匠,初中语文教材中没有了他的文章确实令人遗憾,鲁迅文章深刻的思想性和犀利、简约的语言风格应该让学生有所领会,建议能否保留一两篇鲁迅的经典文章选入教材,可以不要求学生理解很深,只是让学生认认真真地体味大师的文章妙处。             

相关链接

删除的9篇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的《郭沫若诗两首》

新增的9篇课文: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佳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