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半生心血小心花
2013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练练字、拜拜佛、串串门……三个家庭的养老样本
养老金 半生心血小心花

 

据统计,未来20年将是中国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033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也就是说三个半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如果预测准确的话,这么多老人如何养老,届时将成为甚为棘手的问题。

日前,记者采访了三个不同家庭的养老“样本”,试图透过他们的生活,折射我们终将到来的晚年……

“吃吃斋,拜拜佛,过慢节奏的小县城生活”

讲述人:董经来 性别:男 年龄:52岁

养老方式:房租养老 养老金:4.5万

当前和谁同住:和老伴两人 养老成本:每月2000元以上

我今年52岁,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属于养老的年纪,但由于身体原因,我已经“提前”步入退居二线的生活。我和老伴从安庆农村走出来,和这里大多数农民一样外出打工,2008年之前的10多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浙江做餐饮生意,将赚来的钱在怀宁县城高河买了3层的商住房,而这栋房产每年的租金,就成了养老的本钱。

养儿防老,并不是不现实,而是我们不想给孩子们太大的压力,现在的80后都不容易。我有一儿一女,都已经在合肥买房成家了。不过,和省会合肥比起来,我更愿意住在这个叫高河的小县城里,这里空气好,地方小,不堵车,生活节奏慢、离故乡亲朋们近,我可以在家吃吃斋,拜拜佛,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到附近的寺庙里烧炷香,保家人平安……

5、6年前,我们把自家的1、2楼门面租出去了,目前每年的租金有4.5万,这是除了银行存款外,我们老两口最大一笔收入了。事实上,小县城里的消费水平不低,消费快赶上合肥了,我算了算,买菜、水电气、油费加上人情往来,我们一个月的花费最少要2000元。

说实话,我们现在的生活基本上还凑合,不过,如果生病进医院就很难说了。由于我们都没有退休金,去年,我给老伴补交了社会养老保险,并都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听说,老家怀宁县凉亭乡源潭铺村也在搞新农村建设,如果可以,等我们年纪再大一点,我们还会回到故乡去。因为,那朴实的乡亲和热情的邻里关系所形成的对乡村生活的记忆,一直像烙印一般刻在我心里。

“练练字,带带孙子,这就是所谓的‘安享晚年’”

讲述人:张勇 性别:男 年龄:65岁

退休前职业:事业单位处级干部 退休金:5000元/月

老伴退休金:4000元/月 当前和谁同住:和老伴两人

养老方式:居家 养老成本:3000元左右

我今年65岁,退休之前是合肥市一省级事业单位的处级干部,我在这个单位的工龄有35年了,60岁退的休。我老伴比我小5岁,本来她应该50岁退休的,不过她属于技术性人才,又延聘了5年,跟我一年退的休。我儿子媳妇也在合肥,不过住的比较远,我们一南一北,闲的时候他们就来看看我们。

关于养老,其实最早的时候,我是想回农村盖间房子,享受田园生活的。不过后来发现,从农村里出来久了,老家的很多人也出去打工了。我老家在肥东,坐车很方便,经常会回去,我家兄弟四个,我回去有地方住,也就不用盖房子了,我就城里、乡里两头跑。

当然,我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城里,儿子添了宝宝,长时间不看想得慌,呵呵,另外,我的棋友也都在社区里。退休以后,开始觉得很闲,我和老伴的退休工资也足够了,老伴喜欢旅游,我们就去了一些地方,北京啊、云南啊、海南啊……

我们刚退休那会,儿子怕我们太闲,送了一只金毛给我们,取名杰米,它啥都吃,也没增添啥生活成本,不过我们确实忙了起来,也多了不少乐趣。现在感觉杰米就是我们家的一分子,儿子他们上班忙,就由小杰米陪我们。

后来,有了孙子,我们也没有全职去带,儿子他们请了保姆,我们就经常去看看,买点东西。我们老两口的日子过得挺舒服,我喜欢练练书法,老伴没事去跳跳舞,我们住在单位大院里,房子不远处还有块小田地,可以种种田,经常遛遛狗,很自在。

因为住的近,儿女想看就能看到,也不存在想不想的问题,每个月我们最多也就花了3000元左右,剩下的要么买点国债、要么买点理财产品,只要能保值就行,留给儿子跟孙子。因为工龄长,我和老伴以后要生点病住了院,90%都能报销,也花不了多少钱。想一想,儿子儿媳也很孝顺,不住一起也少了争端,我们这应该就叫安享晚年。

“串串门、聊聊天,家里的环境让我熟悉、安心……”

讲述人:曹秀倩 性别:女 年龄:74岁

退休前职业:某事业单位职员 退休金:2800元/月

当前和谁同住:丧偶独居 养老方式:居家+社区养老

养老成本:养一只狗做伴,月日常开支1000元左右

我退休前是舒城某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行政职员,一辈子工作稳定,没有太大的波折,也没有大富大贵。对于我们那一代人来说,无病无灾无风无浪就是最满足的生活了。我老伴年轻时念过私塾,算是饱读诗书,与我同在轻纺局工作直到退休,他做的是文书工作。他1955年进入建筑公司,从事的是类似今天的记录员的工作,但当时的岗位界定并不是特别清晰,有时候也需要参与递递砖瓦甚至帮着搬运。这离我老伴对工作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直到4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调入轻纺局(那时候叫纺织工业公司)从事文书工作,他才觉得一个文人算是落到了实处。

我的两个儿子分别在1957年和1959年相继出世。后来大儿子拒绝接受“顶替”父亲的安排,参军退伍后进入了运输公司工作,在运输公司效益不景气那些年,辞了职,到别的城市开了家饭店。之后他把小儿子也带了过去,都不容易。

老伴大我4岁,3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在2010年冬天去世了。之前我们的生活都是老伴照料我比较多,料理家务,以及吃穿住行的安排。儿子们怕我一个人孤单,他们太忙了,提出来要送我去养老院,我不愿意去。一是因为家里的摆设和环境让我熟悉、安心;二是我觉得七十多岁烧烧饭收拾收拾家里还可以做得动,小区里有些老街坊,可以串串门、聊聊天。儿子们逢年过节带孙子们过来看看我就行了。孙子们都大了,一个上大学,一个工作了。让我呆在他们家,我还有点不习惯,再说婆媳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都不一样。

我养了一只狗,每天有它陪伴并且照顾它吃喝拉撒,日子也算充实。有时候我也会去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打打牌,看别人打乒乓球。社区里有一些老年人的学习培训,包括剪纸、跳舞什么的。也许再过几年行动不方便了,儿子们会接我去他们家轮流照顾,那时候我也没有力气反对了,现在能不给他们添麻烦尽量不去麻烦他们。

记者 董艳芬 张华玮 丁林/文 程兆/图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