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心事
枫叶又红
老院春秋
3上一篇 2022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院春秋

黑龙江 高玉霞
 

老院子的日子永远都是缓慢的。老人们围坐在老槐树下,可以从太阳升起坐到日头落下;母亲可以用整个下午的时间来拆一件毛衣,把灰蓝的毛线从旧毛衣上缓缓扯下,然后让我伸出胳膊肘去撑开,那线就一圈圈地绕去,一截灰一截蓝。

初春时母亲说,看看柳枝儿都泛黄了。那时天儿还冷着呢,母亲就开始做布鞋,从集市上买来大绒布,有葱心绿也有桃花红,更有像天黑蓝的缎绒布。我一抬头,母亲手心里的鞋帮已经有了俊俏的模样,绒面红得鲜艳,绚烂得像仕女图的底色,虽是新鞋,却给足了年代感。等秋天一到,我的脚下就多了一双绒布鞋,底子厚实极了,母亲填了好多棉絮,宣腾腾地,像踩在棉花堆里。

老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也愿意跟着母亲,从春到秋周而复始地生长。春地用镐头犁开,泛浆的土地孕育春的消息,几天的功夫,韭芽就在土地里酝酿。春雨绵绵,春风拂面,一畦畦的菠菜、白菜、小油菜,和着母亲不成调的歌谣都相互映衬着,仿佛它们在母亲的双手下,都感觉到了日子的美,日子的暖。柳枝不知何时已染黄了屋檐,一团团在风里飘摇;春韭已寸把高,一畦畦嫩嫩地安静生长;眉豆轻绕在母亲架起的藤条上,一排排在春雨里缀满雨滴;禾苗挺立着翠绿的身姿,一株株精气神十足,鼓足劲向上。

很遗憾,这日子仿佛只愿意在母亲的手上停留,只有母亲才能把日子过得慢,过得有滋有味。母亲在院子里掰着玉米,玉米的金穗像流苏般,在秋阳下泛着星星般的光。从春到秋,母亲把所有的耐心都交给了土地,只要阳光够足,只要母亲温婉的目光把土地上的一切照拂,它们就有足够的信心来生长整个春天,并稳妥地度过寒冬,再到春雨如丝时,与母亲来一次春暖花开般久违的重逢。

日子过得愈来愈浓,愈来愈有滋味,母亲的小院自然就有了“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味道。豆角花满院酱紫,偷偷隐在绿油油的藤蔓里,小巧的蔓儿不停地向天空探索,仿佛它们可以爬上天梯,挂满星河;南瓜缀着奶黄奶黄的小喇叭,不知何时竟然爬过了母亲围起的栅栏,铺满了斜倚东墙的柴垛,猛然望去,仿佛那枯朽的柴禾也盛开了花簇,让本质朴无华的陈年枯柴也戴了满头花簇。

黄昏时,母亲的小院,植物的暗香随风浮动。我和母亲坐在院子里,一边唠家常一边收拾晾晒了一天的白蒜,学着母亲把白蒜的绿茎紧紧缠绕、交叠、拉紧,不一会儿,一根缀着白蒜头的大辫子就编好了。母亲的手布满了老茧,重重叠叠,却成了最坚实的盔甲,岁月里所有尖利的磨难,仿佛都被母亲坚韧又温和的性格磨平。

不知何时,隐在墙垛的月亮已把倩影沉入水缸里,月影在水面浮动,一片婆娑,抬头望去,夜色下,村庄已经沉在了墨色里,而此时,植物的暗香随风浮动,满架豆角花蕊,还有那清新的柿子秧、酱紫的茄子秧,一起与柴垛,渐渐融入月色。

这是母亲的小院,这是母亲的春与秋!在母亲的院子里,可以听到豆荚爆裂的声音,植物所有的唏嘘声响,都可以听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光阴里,我体会到岁月的从容与静美。母亲与院落,早已融为一体,母亲不属于城市,院落不属于繁华,只有在这里,在村庄里,母亲的老院子,才如此的醇厚有味!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