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天,全球光伏“领跑者”落地开花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窗口期。而那时的肥东县,已经培育了一批光伏发电和光伏组件企业,但“产业链单一”的现状让肥东县相关部门准备向“大的龙头项目”抛出橄榄枝。
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与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谈判时,肥东县招商引资团队偶然得知晶科能源股份公司有对外布局组件生产的计划。销量领跑全球主流光伏市场的太阳能企业,产品服务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多年位列全球组建出货量冠军,在行业率先建立了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在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共拥有14个全球化生产基地……一系列耀眼的成绩背后,无不彰显着晶科能源的品牌地位。随即,肥东快速拿出落地配套政策和解决方案,企业提供时间表,政府挂图作战,攻坚克难扫清障碍,使项目快速开花结果。
一期8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N型TOPCON技术)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18天,领跑行业建设进度,创造了“肥东速度”“晶科速度”。
渔光互补,“聚沙成塔”建光伏电站
在晶科能源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的超级工厂中,全自动智能流水线“丝滑”地运转,随处可见产业机器人忙碌的身影。
“晶科能源在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其中合肥基地年产32GW光伏产品包括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晶科能源(肥东)有限公司16GW组件两个项目,以及配套10万吨铝型材与25GW边框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16GW的电池片项目与8GW的组件项目均已建成满产。2023年,晶科能源合肥基地整体完成产值超225亿元,电池和组件项目规上产值均超百亿元。
依托晶科能源的产能,肥东县又将光伏产业的应用场景进行拓展,整合选取了70余个闲置坑塘,“聚沙成塔”般建分布式水面光伏电站,进一步推动当地清洁能源开发,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追光逐日,“链”起千亿产业链
让肥东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到三年的时间,肥东县在光伏领域迎来了三个超百亿元重大项目的落地开花:晶科能源16GW光伏电池片+16GW光伏组件、协鑫集成一期15GW光伏组件、清电集团年产16GW光伏电池片。其中,晶科、协鑫项目已经投产,清电光伏是肥东的第一个独角兽企业。
而肥东的“雄心”还不仅在这三个“龙头项目”,在光伏领域,肥东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高本地配套率,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产业链。2023年,肥东县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超400亿元。“肥东正聚力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县’,力争2025年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超800~1000亿元。”肥东县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