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荡的革命年代,他曾经反清反袁,加入过同盟会,追随过孙中山,他曾是铁血锄奸团(也称:斧头帮)四大金刚之一,在延安受到周恩来热情接待,毛泽东为他饯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等职,病危之时,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获批为正式党员。余亚农传奇的一生,伴随着其后人亲属余远的回顾,那个年代的烽火硝烟,从跟随孙中山先生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成为新中国少有的历经三个历史阶段一代大元。
从下塘集走出去的革命义士
余亚农生于1887年,和他的长兄余申甫和次兄余丹甫均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原籍安徽寿县下塘集(今属长丰县)。
余亚农原名余振枢,曾在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后改名安徽陆军小学)就读。当时徐锡麟任安徽陆军小学堂会办,暗中号召推翻清廷专制政权,他受其革命思想的启蒙。陆军小学毕业后,余亚农升入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中学。两年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入伍生队学习。时值家乡下塘集农民光复寿县运动,余亚农回乡任革命第一军训练处长。
1910年,余亚农秘密参加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余亚农受吴禄贞之命,去汉阳联系湖北新军起事。在汉阳,因起事日期尚未最后确定,余亚农返回安徽,进行联络。时值合肥光复,其次兄及孙品骖等人在合肥大同书院成立军政府庐州分府,前去襄助。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余亚农被推选为全椒民军司令,复应聘为第1军训练处代理处长。
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北伐
1912年2月,余亚农调入刚成立的保定军校学习。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武装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安徽宣布独立。他闻讯后离校南下,投入讨袁淮上军张孟介(汇滔)部任营长。9 月,“二次革命”失败,他追随张汇滔逃亡去沪。1914年7月8日,他响应孙中山号召,赴日本东京参加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返沪后,联络同志,图谋起事。王亚樵提议炸毁北京政府,迫袁退位,孙中山未予同意。王亚樵乃命余亚农在上海吕斑路文德里秘密制造炸弹,拟炸毁上海警察厅,然后举事。不料火药爆炸,余亚农脸、腿均受伤,因而被法租界巡捕房拘留3个月。
1917年,护法运动期间,余亚农曾投滇军方声涛部,任夏述唐旅参谋。国共两党合作后,他返回安徽,与孙品骖等人发动“讨曹(锟)驱马(联甲)”运动,后因奉军进攻而失败,余亚农去往天津。不久后,投奔国民军第5军方振武部,初任参议。1926年3月,任第二旅第六团团长。9月,国民联军成立,五军余部被整编为国民联军第二军,余亚农任第二军第八旅旅长。
1926年9月,冯玉祥于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国民联军出兵援陕,解西安之围。余亚农率全师官兵经察、绥、宁而援陕,解救了被围困8个月的杨虎城部。1927年春,他率部经三原,出潼关,进驻襄樊。此时,冯玉祥部国民军改隶蒋介石指挥,国民联军加入国民革命军,改编为第二集团军,宣布全军集体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方振武所部第二军扩编为第三方面军,隶属第二集团军,余亚农升任第一军第三师师长。
1928年3月,南京政府二次北伐,方振武所部此时已改编为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余亚农改任第三十四军八十九师师长。
赴延安联系反蒋
采访中,余远向记者展示了近年来他收集的关于余亚农的所有资料,包括一张“中正剑”的照片,然而,最终余亚农还是走上了反蒋的革命道路。
1929 年 1 月,国民革命军各部缩编。八十九师被缩编为四十四师一三一旅,余亚农任旅长,调驻安庆集贤关。8月,余亚农调任四十五师一三四旅旅长。
1929 年,蒋介石扣押了安徽省府主席方振武,随后就想解除余亚农的兵权。但是余亚农提前听到了风声,反手扣押了安徽省府代主席方策,威胁蒋介石要互换人质。但是蒋介石不仅没有放人,直接派出军队追杀余亚农。于是余亚农就进入深山和蒋介石打起了游击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亚樵秘密组织铁血锄奸团,以锄杀汉奸、日军特务为己任,并发动工人、学生、市民抵制日货,检查奸商。余亚农在团中分工负责政治,专事抗日宣传,并调查了解日谍、汉奸情况,以作为打击对象。
1933年5月,余亚农参加冯玉祥领导的抗日同盟军,任援助沽源及多伦(察哈尔省东部四县之二)的预备队司令。
1935年,刺杀汪精卫的事件发生之后,蒋介石查到了幕后策划就有余亚农,于是就开出了重金悬赏余亚农。因此余亚农就直接逃去了香港,但是戴笠还是亲自追到了香港,然而余亚农与郑抱真等人伴王亚樵自水路出逃,抢先一步躲到了李济深的住处。在李济深的介绍下,余亚农去了陕北,联系反蒋,受到了周恩来、李克农的热情接待,毛泽东、朱德还亲自为他饯行。在余亚农返回梧州时,王亚樵已被戴笠所暗杀,于是悲痛之后,余亚农选择去延安。
解放后任安徽省副省长
1938年春,余亚农任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五路指挥。因余亚农与新四军第 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合作较好,遭国民党内反共顽固派忌恨,同年冬自卫军为广西军黄瑞华、蒙若刚部包围缴械。他被逮捕后,经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及社会人士营救始获释,在淮北经商耕地,以资糊口。
日军投降后,应中共华中局邓子恢之邀,余亚农赴苏北与蔡蹈和、郑抱真等共商大计。回沪,经沈钧儒、沈志远介绍,加入民主同盟,复以“民革”名义开展兵运工作。1949年冬,他与中共地下工作者一起在宁、沪、芜间进行策动起义活动,以协助大军渡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余亚农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皖北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皖北行署监委会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等职。
1959年,余亚农在合肥去世,享年72岁。中共安徽省委员会在余亚农病危时,根据他本人的请求,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参考资料:《余亚农传》(华永正著,曾任《安徽日报》编辑、《安徽党史研究》编辑) 据《安徽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