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其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从文物看历史。
两诏铜椭量,高7.3厘米,口长20.8厘米,口宽12.5厘米,腹深6.1厘米,柄长5.7厘米,重1.235千克,体呈椭圆形,外底面略鼓,口沿下部有一圈突棱,短柄中空,可装把。
柄面上刻铭文三行,自右向左分别为:“右”“北私府”“半斗,一”;柄的左侧面刻一字:“私”。“私府”是皇后、太子及诸侯王家主管钱财之物的一种官职名称;“半斗”为自铭容量;“一”为编号;“私”即“北私府”的简称。
器外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刻着两组内容相同的秦始皇诏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器底部刻有秦二世诏:“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
量是古代计量器具。据《汉书·律历志》载:“量者,龠[yuè]、合、升、斗、觚也,所以量多少也。”铜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这件量为战国秦所铸。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即以秦制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收回所有的度量衡器皿,刻始皇诏,定为标准器。秦二世即位后,重颁秦制,在原标准器上再次加刻始皇和二世诏。在秦二世诏中的“疾”“焉”“帝”“德”等字的右下方,均刻有“∠”符号,这是古代的标点符号,称为“勾识”。
这件两诏铜椭量内侧口沿有磨损,当是长期使用的痕迹。经实测,此器容水量为900毫升,接近1000毫升,正合秦制半斗,与其自铭相符。
在历年出土的战国量器和传世品中,铜质半斗量极为少见。此器不但是秦王朝统一度量衡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珍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