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5名流浪儿童成了晚秋的麻雀?
“师生同考” 真是“奇葩”政策吗?
“比基尼童模”,别拿亲子说事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让5名流浪儿童成了晚秋的麻雀?

金戈
 

11月15日,贵州毕节最低气温6℃。当夜,细雨萧瑟。次日清晨,5名身份不详的男童,被发现死于毕节市城区一处垃圾箱内。贵州省市警方已展开调查。截至发稿,官方尚未披露死者具体身份及死因。据初步分析,5个小孩可能是躲进垃圾箱避寒窒息“闷死”。

(今日本报14版)

2012年的第一场雪没有过去多久,正当一些人正忙不迭地感受着寒冷带来的浪漫时,寒冷的天气就发挥了威力,5名小孩躲进垃圾箱避寒因窒息“闷死”。这5名流浪儿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像晚秋的麻雀一般找不到避寒的“巢穴”,只能相互偎依在一起互相取暖,只能自己找一些废旧材料搭起一个“窝”。一些写有广告语的塑料篷布、水泥砖和三合板围起来,就是一个家,可怜的孩子们在里面住了好几天。

可能这5名孩子的悲惨遭遇只是一个个案,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有必要反思流浪儿童的救助制度。就在去年12月26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要求到2012年年底,中国城市街面力争实现无流浪未成年人。通知要求,公安、城管等发现的来历不明流浪未成年人将一律采集血样,各地须安排适龄返乡流浪儿上学。

这算是近期针对流浪儿童的一个有益举措,也说明政府层面对流浪儿童问题的重视。同时,更为普遍的是,以儿保中心等为载体的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建立已经有十数载光阴。

看似救助体系面面俱到,但这样的救助体系的执行力如何?一个问题是,保护性救助模式一律将流浪儿童视作自愿接受救助,坚持实行“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的政策。

于是,问题就来了,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如果发现不了呢?谁负有发现的责任?是政府还是公众?5名孩子飘然离去,敲打了公众良知上的缺口和政府救助制度层面的缺陷。

有关部门应该思考救助制度的健全,主动发现那些流浪的孩子,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并且应该强调责任追究制度,不能让这5名孩子将遗憾留在人间;而对普通公众而言,也应反思,我们可能为小猫小狗的惨死而伤心不已,甚至发动人肉搜索为猫狗们讨回公道,然而为何在同类遇到危机或者仅仅是因为经济地位的不对等时却不屑一顾或熟视无睹?

要回答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遇到悲情的事情,我们首先要“自哀”,即自我反省,如果不这样,假使一天自身成为惨剧的主角,那换来的只是别人的廉价的同情,而不能阻止惨剧的再一次发生。这个社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元素,再完善的制度也会百密一疏,我们应该首先承担起自哀的历史和现实责任。5名孩子如晚秋的麻雀一般在饥寒交迫中“飞”向了天堂,这深秋的寂寥为我们每一个人上了一堂人性课,是该用人性的温度温暖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