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碎“初衷是好的”这块万能遮羞布
换非智能手机 不如换教育思路
“不能独自诊察”的制度善意与行为倒置
“考出北京户口”依然是一种歧视
担架上的老人 更需要“制度温情”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换非智能手机 不如换教育思路

张玉胜
 

10月4日,重庆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在国庆假期里收到一条由学生家长发来的“控诉”短信。大致内容是:智能手机残害学生身体,智能手机成瘾和网瘾是一样的。在与校方沟通后,这位匿名家长表示用自己一年的40多万元收入,为全校学生购买非智能手机并免费发放给他们。(10月15日《东方早报》)

应该说,孩子眼睛近视、颈椎弯曲,不善当面沟通,乐于攀比虚荣等身心疾病,的确属令人担忧的教育现象,而且已经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但纵观一些学校的矫正思路,却常常难脱强制性的简单粗暴。比如,禁止、没收甚至摔毁手机等等。其实,智能化手机对此并无原罪,过度沉湎网络才是致病诱因。因此,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着眼点应致力于教育管人而不是迁怒于工具。

事实上,科技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面对智能手机风行于学校,危害孩子健康的状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强化教育、改堵为疏。比如,加强对孩子正确认知手机功能和理性使用手机的教育,引导孩子不断增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力避沉湎与任性,培养与提升自制力;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或以技术性手段规范手机的使用与管理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齐心协力与相向而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